西厢记的介绍
1、《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牡丹亭》、《红楼梦》都从它那里不同程度地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
2、《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主要讲述的是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与小姐崔莺莺在仕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3、《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年)。作者介绍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
4、西厢记是一部描绘书生张君瑞与崔莺莺之间爱情故事的元曲剧本。张生在普救寺邂逅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一见钟情。然而,孙飞虎率军围困寺庙,意图强娶莺莺。崔夫人为了救女,答应如果有人退兵,便将莺莺嫁给他。张生得知消息,写信请来白马将军杜确解围,但崔夫人最终未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
红娘最早出现在哪部文学作品中
红娘这一角色最早出现在元代王实甫撰写的戏曲剧本《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这部作品也被称为“北西厢”。在《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红娘是以婢女的身份出现的,作为连接崔、张两人的纽带,起到了关键的牵线搭桥作用。在元稹的《莺莺传》中,红娘虽有其名,但她的角色并不重要,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婢。
红娘这个人物在崔、张故事中以一个婢女的身份出现,为崔、张的爱情牵线,最早出现在元稹的《莺莺传》中。但是,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
红娘这一角色最早出现在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这一作品大约创作于元贞、大德年间,即1295年至1307年间。《西厢记》描绘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红娘在此剧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以婢女的身份协助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发展。
《西厢记》作品鉴赏
1、《西厢记》的规模空前,突破了元杂剧的一般框架,通过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结构,细腻描绘了人物性格和复杂情节,如崔莺莺的丰满形象、张生的热烈追求,以及老夫人对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
2、年,苏舟导演了3集电视剧《西厢记》;2013年,由路奇执导的30集电视剧《西厢记》上映,除了保持原著中以爱情为核心的主线之外,活泼娇俏的红娘在剧中也有了生死之恋。
3、《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通常为1本4折的惯例,以5本21折的长篇巨制,演绎了一段生动曲折的唯美爱情故事。这一作品自问世以来,始终受到观众喜爱,成为元杂剧的杰出代表。在故事情节的创新、结构的巧妙安排、戏剧冲突的合理设置以及人物的有效塑造等方面,《西厢记》均达到了高度。
4、而王实甫愈写红娘的 “两下里做人难”,愈写这“缝了口的撮合山”在困境中巧妙周旋,就愈能生动地表现她机智倔强的个性。《西厢记》中的鲜明的人物性格,是这个剧能成为一部古代经典爱情剧的基础。当后弦把《西厢记》的歌曲推出,可以知道现在《西厢记》依然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
5、《西厢记》的结构宏伟而紧凑,严整而巧妙,呈现出纵横交错、跌宕多姿的复杂面貌。在《西厢记》中,两种冲突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制约:一是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同以老夫人为另一方的冲突,这是贯穿全剧的主线;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性格冲突,这构成了作品的辅线。
6、《西厢记》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既优美又抒情,充满了诗剧般的韵味。作品中的曲词华丽典雅,常常化用前人的诗词意境,同时又从生动的民间口语中提炼精华,使得语言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927版西厢记影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西厢记电影、1927版西厢记影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