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2001:太空漫游》?
1、《2001:太空漫游》还采用了宇宙的宏观视角,摆脱了人类中心视角,将视角扩展至整个宇宙,与一般好莱坞电影的美国视角形成对比。影片中的角色没有主角光环,更像是整个故事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库布里克独特的创作自由。
2、电影《2001太空漫游》并未被过誉。电影诞生于1968年,其视觉特效在当时被认为是顶级水准。更重要的是,其预见了“可视视频通讯”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等前瞻性预言。即使在特效精美的现代,该电影依然能展现出极强的表现力。为什么?因为一部伟大的电影,取决于它能否引发观众的思考与震撼。
3、影片开头五分钟没有画面、没有对白的黑暗,有如宇宙般无声和缥缈。冗长、晦涩、哲学,是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叙事线,莫过于人工智能“杀人事件”。这段的主线讲述了在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块向木星发出强烈信号的黑石,美国政府便派出飞船前往木星查看。
4、《2001太空漫游》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哲学深度,挑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规则,音乐和画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影片的视觉效果和音乐融合,如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展示了电影艺术与抽象哲学的结合。
2001太空漫游最后不是很明白,什么意思?
最后一章是全片最神秘的一章,主人公看到自己快速衰老,而且不断地切换视角,仿佛在不同的“自己”里看着自己老去,影评界对“黑石”的象征说法不一。总的来说是和宗教有关的,象征某种每个人心底黑暗的东西。
最后机器虽然一时占上风,但最终被人所消灭。然而当他面对那种神秘力量时,他无能为力、毫无反抗地目睹了时间的恣意往复在他身上造成的表形变迁,最终他被变成了“元婴”——人类生存的初始状态。《2001太空漫游》剧情简介:现在的时间是2001年,为了寻找黑石的根源,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
本片讲述的是,为了解开神秘的石柱突然屹立于地面并攻击人的秘密,原子动力太空般帝斯卡巴里号出发飞往距离八亿公里远的木星。此宇宙飞船的成员包括波曼船长、布鲁飞行员及三个在圆筒内冬眠的队员等五人。
科幻,从字面意义上看是幻想科学的发展,而实际上,或者说真正伟大的科幻,是预言人类社会未来的命运。
影史最伟大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是否被过誉了?
被誉为影史最伟大科幻电影的《2001:太空漫游》是否被过分赞誉?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在女权主义热潮下,《视与听》的影评排名有所变动,但它在权威榜单上依然稳固,足以证明其经典地位。这部影片的成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对电影艺术形式的深度实践和独特创新。
电影《2001太空漫游》并未被过誉。电影诞生于1968年,其视觉特效在当时被认为是顶级水准。更重要的是,其预见了“可视视频通讯”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等前瞻性预言。即使在特效精美的现代,该电影依然能展现出极强的表现力。为什么?因为一部伟大的电影,取决于它能否引发观众的思考与震撼。
《飞屋环游记》是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第十部动画电影、首部3D电影。影片在2009年5月29日于美国正式上映。
《2001太空漫游》——经典不意味着迎合
而如果只是看不懂电影表达的内涵也许会像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一样依靠精彩的影片剧情吸引住观众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但恰恰相反《2001太空漫游》似乎没有一个镜头是特地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而存在的,这就造成了可能这是所有经典电影里催眠效果最好的影片了。
哈尔拒绝为返回的鲍曼打开舱门,万般无奈之下,鲍曼冒着患上减压病的危险通过紧急密封舱进入飞船,直奔哈尔的逻辑记忆中枢,当哈尔被彻底关闭时,鲍勃发现飞船已经飞抵木星。
《2001太空漫游》的伟大在于将人类的想象力抽离出来,以宇宙、时空、极限、生命等概念阐释着一部精神哲学似的太空史诗,宏大而深邃。在超过30年后仍保持了它的艺术成就。《2001太空漫游》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惊悚效果,而是激起我们的惊叹。 《银翼杀手》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大断电30年后。
《2001 太空漫游》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历史以及未来的思考,黑石作为转折的触发者,可以解释为上帝、超技术、基因突变、甚至是人类自身对进化的渴望。但是无论如何,在人类命运面前,这一关键只能被悬置,影片的根本在于人类的命运。
《2001:太空漫游》是1968年的电影作品。《2001:太空漫游》一直在激励着AI和太空科技的研究人员。早在人类登上月球的一年前,《2001:太空漫游》已经上映。这部史诗级电影一上映就迅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在库布里克和克拉克和精心设计下,《2001太空漫游》以宇航员在月球发现类似外星的物品为开端。
有一天,哈尔警告太空船通信系统的AE-35组件将有故障,宇航员检查后发现并未有异常,他们推测哈尔做出了错误预测。这次太空之旅逐渐变得可怕起来,因为哈尔9000之前从未出错过。宇航员有些惊慌,两人想要关掉哈尔。全剧的高潮在宇航员大卫和哈尔展开殊死搏斗时来临。
最难看懂的电影20部
《橡皮头》:和《穆赫兰道》一样是大卫·林奇的作品,这位导演的作品都比较难理解。《第七封印》:没看明白,这应该是和不理解宗教有关,是一部很老的片子。
《盗梦空间》是一部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烧脑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惊喜的故事,主角多姆·柯布在梦中制造并盗取想法,同时面临着个人情感的困扰。影片以其层层递进的悬疑元素和深刻的主题深受观众喜爱,展现了诺兰对电影叙事的独特见解。
《穆赫兰道》被称为史上最难看懂的电影,是执导过《搏击俱乐部》的悬疑片大导演大卫林奇又一经典。据说大部分人都需要靠影评辅助才能真正明白导演想表达的意思,你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呢?深夜的穆赫兰道发生一桩车祸,女子丽塔在车祸中失了忆。
《穆赫兰道》,几乎所有的十大烧脑电影排行榜的第一名,都是被这部《穆赫兰道》所把持,它可谓是每个悬疑片爱好这的必看影片。该片一直被号称最难懂的电影,它也是将现实与梦境重叠,以至于很难把现实梦境分离开,现实中的事物在梦境中有所选择的改变。
如何评价《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
《2001:太空漫游》还采用了宇宙的宏观视角,摆脱了人类中心视角,将视角扩展至整个宇宙,与一般好莱坞电影的美国视角形成对比。影片中的角色没有主角光环,更像是整个故事的组成部分,展现了库布里克独特的创作自由。
影片开头五分钟没有画面、没有对白的黑暗,有如宇宙般无声和缥缈。冗长、晦涩、哲学,是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叙事线,莫过于人工智能“杀人事件”。这段的主线讲述了在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块向木星发出强烈信号的黑石,美国政府便派出飞船前往木星查看。
《2001太空漫游》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哲学深度,挑战了传统电影的叙事规则,音乐和画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影片的视觉效果和音乐融合,如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展示了电影艺术与抽象哲学的结合。
《2001太空漫游》不仅是一部科幻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史诗。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引发了观众对未来科技、人类命运以及宇宙奥秘的无限遐想。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部影片所传递的思想和理念,却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人类前行的道路。
电影《2001太空漫游》并未被过誉。电影诞生于1968年,其视觉特效在当时被认为是顶级水准。更重要的是,其预见了“可视视频通讯”和“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等前瞻性预言。即使在特效精美的现代,该电影依然能展现出极强的表现力。为什么?因为一部伟大的电影,取决于它能否引发观众的思考与震撼。
电影《2001太空漫游》被观众称为影史经典的原因是因为它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电影,由英国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这部电影在视觉上和哲学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它的特效和音乐也被认为是当时最前沿的。
太空漫游影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太空漫游2001书评、太空漫游影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